源能动力CEO王雷:千万别在不知不觉中把创业变成了一个昂贵的嗜好


最近通过一些创业大赛的赛前辅导和沙龙接触了不少的创业项目,发现竟然在两次不同场合遇到了同样的两个创始人在听课,其实不断学习是非常对的,但是过度学习就不太适合初创企业了。

640-11.jpeg

以我们的经验,对一个刚开始的创业者来讲,往往最宝贵的不是金钱,而是时间。试想一下,如果你不创业,同样的时间里是不是你可以获得很多的现金收益?这就是你创业的成本,而且至少是双倍的,因为在创业过程中同样的单元时间,你应该创造更高的价值,不然为什么要创业?


往往创业项目在一开始的时候,创始人会手足无措,尤其是遇到障碍的时候,希望能得到高手的帮助。偶尔参加一些沙龙和分享会,听听前辈的讲述是有用的,但是请记住,任何前辈的分享都会因为种种原因停留在表面而很难展开。很多人听完我的分享,都认为我讲的很干货,但是我自己清楚,因为时间的原因,我很难把更多的深层次内容都掏出来,不同类型的项目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我只能讲有共性的。同时,我也不是专职的讲师,很多的方法、技巧还没有来得及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形成可讲述或者训练的课程,所以只有在实战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被掏出来。


有的创始人在我分享后会约我单独见面,我会尽可能的满足大家,因为创业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能帮就帮是我们的原则,也是我们创办源能动力的初衷。有的项目在单独见面的时候,我会第一时间就很直接的指出最严重的硬伤,虽然感觉上会有些不讲情面,但是其实这样对创业者最好,因为只有解决了核心问题,创业才能继续,我们共同付出的时间成本才产生了价值。


那么到底初创公司的创始人该如何做呢?你可以有一段时间多参加各种沙龙和活动,找到一个和你最合拍的导师或机构,然后长期合作下去,由他给你提供最直接的陪伴和辅导。其实很多导师和机构都非常有经验,关于创业的理念、合作、服务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培训为主的、有社群模式的、有陪跑的、有像我们一样做陪伴式成长服务的。每个导师的背景也不一样,有做资本出身的的,有一线创业实战的、有学院派的,所以在导师和机构的选择上没有最好,只有适不适合你。这样的合作会让你能够得到比较直接的深层次帮助,而不是永远停留在蜻蜓点水的阶段,我们一定要明白,你最需要的是深度,而不全是广度。


啰啰嗦嗦了好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时间成本才是最大的成本,创业拼的就是在一个正确的赛道上,看谁跑的更快。打铁还需自身硬,创业者只有集中一切精力聚焦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打磨到极致才有赢的可能。


创业千万不要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你一个昂贵的嗜好,不然不如去打工,不是么?